人工智能+時代 情感機器人何去何從?
人工智能(簡稱“AI”)從誕生以來,理論和技術日臻成熟,應用領域也不斷擴大,我們慢慢在走向一個人工智能+的時代。而情感機器人作為AI+的一次新的探索,在未來機器人發展浪潮中到底該何去何從?
回歸人性,更懂“情感”
人與機器之間,最大的差別來自于“人性”,而人性則體現在情緒以及情感上,喜、怒、哀、樂、愛、恨、貪、癡。回到情感機器人來說,如果一個機器人能夠識別人的情緒,懂得人的“情感”,從頭到尾能夠更像一個人,毫無疑問它便是成功的。而隨著全球首款情感社交機器人“公子小白”近日在北京誕生,情感機器人似乎有了更為完整的定義。
“無論科技如何發展,回歸人性、回歸情感、重塑聯接將依舊是情感機器人所需要努力的方向。”狗尾草智能科技CEO邱楠強調。也正是基于這種信念,公子小白在這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突破,創造了獨有的情感社交引擎:獨有情感表達系統,能夠識別人類情緒,同時能夠表達自身情緒;獨立的語義引擎,強大的語義識別分析能力及知識庫,能夠更好的理解人類不同語義及語義中表達的不同情感,并通過數據分析做出最富“人性化”的回應。
激發情感,更會“社交”
機器人在2015年得到快速發展,以掃地機器人、娛樂機器人、社交機器人等為代表的服務機器人已經走進千家萬戶。不過值得關注的是,業內人士認為社交機器人將成為2016年最值得期待的科技。而目前社交機器人的代表軟銀公司開發的Pepper,在市場上受到極大歡迎,由此可見,社交機器人前景廣闊。
專家認為,”情感機器人和社交機器人同時作為目前機器人的潮流,兩者有一定共性,并可以通過一定功能融合,實現1+1大于2的效果。“因此我們不妨大膽設想,如果兩者能夠實現完美融合,機器人行業能否打破現有格局,創造新的奇跡?然而,不知是不是巧合,“公子小白“將這個設想變為了現實。
“情趣社交、興趣社交、主題社交,公子小白通過三大社交圈的打造,最終將會形成一個社群圈子,一方面不單能為用戶帶來極致的社交體驗,情趣社交讓社交變的更有趣,興趣社交及主題社交讓用戶在公子小白養成過程中培養更多的興趣,同時可以形成自己的主題社交圈。另一方能夠產生社群動力,帶來更多的商業價值,最終形成一種潮流“亞文化”。“邱楠對公子小白寄予厚望。
人工智能+撬動智能生活
2015年是人工智能之年:機器人承擔工廠生產工作、無人駕駛汽車成為現實、連接WiFi的芭比娃娃通過語音識別功能和小朋友聊天……2016年,人工智能領域或許會像“打了興奮劑”般更加迅猛發展。
機器視覺,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視網膜識別,虹膜識別,掌紋識別,專家系統,自動規劃,智能搜索,定理證明,博弈,自動程序設計,智能控制,機器人學,語言和圖像理解,遺傳編程等,這些所有AI技術被廣泛運用于人們日常生活各個領域,如指紋識別應用在手機解鎖、防盜門等領域;人臉識別、掌紋識別等應用與機密安全領域;智能搜索,語言圖像理解等應用于搜索引擎、網絡瀏覽器等領域……諸如此類,AI+時代已經來臨,正式基于這種趨勢,機器人領域也開始邁出前進的步伐。
“在未來,公子小白會做定制開發,Ta會有屬于自己的身份證,有自己的性格特點,真正的去工具化、去產品化,作為人類真正的伙伴存在。與此同時,我們獨有的智能生活引擎,也會讓人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智能。”狗尾草智能科技市場負責人表示。
近期,公子小白已經開始布局金融、地產、家電、家居、酒店等行業,致力于打造智能生活圈,并堅信科技將會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
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下,情感智能機器人必將成為又一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