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勢互聯網 家電行業發展方向在哪兒?
網訊:在經濟下行、政策空窗、商品房活躍度不高的共同作用下,家電行業呈現出整體疲軟的態勢。然而,這似乎并沒有影響到廠商們的斗志,各大企業均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創新和改革,希望借力“互聯網”在行業洗牌期搶占先機。
以三大白電為例,智能化幾乎成為了所有廠商的競逐重點。冰箱方面,諸如海爾、LG、三星、長虹、海信等企業均已相繼推出智能冰箱,用戶能在手機等智能終端上安裝APP進行遠程控制,以能基本實現食品管理、食品檢測、遠程控制、語音控制、主動溝通、與其他產品互聯等功能。空調領域已超越傳統制冷制熱功能,成為兼具除濕、加濕、空氣凈化等整體空氣解決方案的綜合設備。而洗衣機智能投放系統的應運而生,讓洗衣機也正式搭上了“智能”快車。
據奧維云網預測,到2020年,智能家電的生態產值將達到1萬億,智能終端將有8000億元的市場規模,其中智能電視的滲透率達到93%,智能洗衣機、智能冰箱、智能空調的滲透率將分別達到45%、38%和55%。
家電行業分析師梁振鵬對中國家電網記者分析,家電產品智能化的應用有賴于行業和互聯網的相融。互聯網有利于家電企業去研發更多的、能夠給消費者帶來生活便利、更加舒適、更好用戶體驗的產品,互聯網讓家電產品變得更加聰明。
同時,他認為,互聯網促使整個家電行業從傳統的家電制造開始向智能家居所邁進。而智能家居產業無形中給家電行業打開了一個更加廣闊的天地,有助于提升家電行業的總體產值。
互聯網之于家電行業的顛覆還體現家電企業集體向互聯網轉型升級。“轉”的不僅是企業組織結構、經營思路、產品理念等,也包括了企業的智能制造。如海爾將公司轉型的方向確定為“智慧家庭+互聯工廠”,美的要從傳統家電企業逐漸往擁有互聯網思維的智能硬件公司轉型,格力開始在全產業鏈進行互聯網化布局。除此之外,長虹、TCL、志高、創維、奧克斯等家電企業都先后公布了智能轉型方案,盡管進程各不相同,但均已踏出“裂變”的腳步。
對于此,梁振鵬認為,家電行業的智能制造水平還處在剛剛起步的階段,未來還有較大發展空間。他指出,目前很多企業正在引進各種各樣的工業機器人、機械手,通過互聯網的手段使用工人數減少,既能使企業應對人力成本上升帶來的挑戰,也可以使生產的精度得到提升。
“互聯網”正在給家電行業帶來顛覆性的變革。那么,互聯網下家電行業的發展方向在哪里?海爾董事長張瑞敏認為是如何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無論是智能工廠的打造,還是智能家電的推廣和引爆,對于所有家電企業來說都是在鋪路,最終的結果是要以智能產品和服務,與用戶建立起持續性的交流和溝通平臺。
在梁振鵬看來,除了滿足用戶需求,還要開發用戶需求。他認為,有時候用戶并不知道什么產品適合自己,企業要通過技術研發去開拓用戶的下一步需求,通差異化的手段,在紅海競爭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