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伯格機器人管家計劃 開始即遭遇六大挑戰
網訊:Facebook CEO馬克扎克伯格不久前宣布,新年的目標是為自己家里開發一個機器人管家。1月3日,他在Facebook上發帖說,他要“開發一個簡單的AI助手,可以幫到家里,幫到自己,幫到工作。”
這個工程顯示比他之前定的目標要大得多,以前他只是計劃每天見一個新人,學學普通話。機器人是速度游戲,也是不完美的藝術。扎克伯格要在個人追求和AI之間架起一座橋梁。
但是扎克伯格的目標顯然面臨一些挑戰:
1、圖像識別技術不好
在帖子中,扎克伯格說他想教自己的管家識別朋友,只看看臉就能讓他們進來。這個想法面臨幾個問題。第一個問題,面部識別技術還遠未成熟,Facebook用這門技術為圖片作標記,但動不動就會認錯人,總之不那么完美。原因可能是因為圖片質量不行,也可能是因為戴了眼鏡、太陽鏡、帽子,或者是因為燈光問題。谷歌的自動標簽功能也習慣于將黑人標成“大猩猩”。第二個問題,機器人也許可以進行面部識別,但有多少人真正愿意未經自己的允許讓別人進入家中?照推測,虛擬管家會和普通管家一樣讓客人在客廳區域等待,為什么你自己不去應門,然后讓他們進來?
2、機器人移動功能還不夠好
現在的機器人可以進行一些令人信服的對話,一旦失去控制或者跳出工廠,用“手”做事就變得十分不在行了。
看起來扎克伯格的“管家”不可能是物理實體,它在工作上幫不了太多忙,比如打掃衛生,當客人獲準進入家中,它也無法阻止不懂禮節的家伙進入私人房間。
3、物聯網仍然很糟糕
扎克伯格解釋說,他開發人工智能助手要從已經有的東西開始,他還暗示會利用物聯網方面的產品和服務來開發。物聯網將無生命的東西通過網絡連接起來,用智能方式操縱。遺憾的是物聯網仍然處在初級階段。
就目前而言,易受攻擊的網絡、不安全的連接、連基本事情都做不好的產品阻礙了物聯網產業的發展。語音識別(許多WI-FI聯網設備依賴它)在不需要時也會打開,它會存儲語音信息,這些信息任何人都可以聽到。消費者往往會有這樣一種感覺:靠這些東西還不如自己親自上陣。
4、假設你的孩子和AI在一起,你放心嗎?
很顯然,人工智能管家應該是負責任的,只有這樣,扎克伯格和他的妻子才能知道女兒的房間發生了什么,知道他們應該知道的事。在判斷女兒是否安好上,扎克伯格可能無法信任機器人,不會讓機器人來作關鍵決定,最終,機器會淪為監視器,孩子的房間一有響動就通知扎克伯格。這應該是肯定的事。
5、機器人是男人還是女人呢?
人們開發的機器人越來越多,有一點也越來越明顯:我們的偏見延續下來。從最基礎的層面看,我們創造了與我們自己外觀行為相似的機器人。還有一個趨勢,那就是開發性感的女性機器人來提供語音自助服務和擔任接待員,讓男性機器人從事體力勞動并擁有完整的精神活動。第一個通過圖靈測試的機器人會是男性機器人,這樣的預測是合乎邏輯的。扎克伯格設計的機器人是女性機器人嗎?她會做現有的勞動嗎?
根據牛津大學的報告,未來20年英國三分之一的工作將面臨電腦化的風險。一些備受尊敬的經濟學家也警告說,本世界機器人將接管中產階段的工作,正如中國產級在上個世紀接管手工勞動一樣。
正因如此,為機器人配上女聲才成為一個問題,正如過去人們爭論哪種工作應該男人做哪種應該女人做一樣。
6、我們為什么要一個科學助手呢?
聘請一個真人助手,它可以做AI所能做的工作,速度更快,比你自己設計一個機器人還便宜。扎克伯格顯然認為這是一個智力難題,他顯然很喜歡自己寫寫代碼,而不是與公司的開發者合作,這從帖子的措詞可以看出來。
可能他有“上帝情結”,畢竟他富可敵國,資源和專業知識都足夠,完全可以自己開發機器人。也許扎克伯格在觀看《機械姬》時才突然冒出這樣的想法,因為他從奧斯卡·伊薩克(Oscar Isaac)扮演的搜索引擎億萬富豪身上找到了靈感,電影主角建立了“Blue Book”,他也準備開發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