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開發區用開放的思維引領創新發展
發布時間:2014-08-20
來源:中國經濟網-河北頻道
1068
中國經濟網秦皇島8月20日訊(王鳳臣 通訊員梁麗麗 馮娜)在秦皇島開發區,一批科技型企業以解放思想為先導,用開放的思維引領創新發展,使企業活力迸發,生機勃勃。
智力投入 打造實力
領先生物農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農業領域節能環保型生物制品研發、生產和經營的高新技術企業,1999年落戶秦皇島開發區。從最初的在實驗室研發、對市場開拓摸索,到現在成為享有較高國際影響力的新型肥料研發、生產基地,領先生物始終堅持自主創新的發展理念,技術優勢是企業快速發展并在激烈競爭的肥料市場中異軍突起的法寶。
目前領先生物共有發明專利26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外觀設計專利1項。說起企業自主創新的成績,公司員工高玉爽自豪感溢于言表:“在企業熱銷的產品中,每一個環節都有我們自己的專利技術應用。就拿這個用于根瘤菌劑包裝上的‘使用聚合物膜包裝活體微生物菌劑的方法’來說,它是2012年獲得的一項專利技術,它的應用使菌劑的保質期從3個月提高到了18個月,而且每年還能節約包裝成本40多萬元。”
作為農業生物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領先生物始終堅持走自己的科技創新之路,注重培育高素質的研發團隊和建設設施完備的科研平臺。公司成立了河北省生物新能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利用生產線和技術優勢,積極開展與國內外高等院校單位的技術交流,并注重研發人員的技術培訓和進修。領先生物目前擁有國內領先的“豆科根瘤菌劑產業化工藝”“微生物發酵聚谷氨酸生產工藝”“控釋肥生產工藝”和國內首創、國際先進的“農用甲基溴生物替代技術”等多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在我國首次實現豆科根瘤菌劑產業化,成功開發生物固氮菌劑、生物解硅菌劑、抗病型生物菌劑、生物有機肥、聚谷氨酸類生物肥料、海洋生物肥料、新型控釋肥料、功能性水溶肥料等系列節能環保型產品,公司產品已覆蓋我國東北、華北等多個主要農業種植區,并正積極開發和拓展歐美、亞太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市場。
康泰醫學、長勝農業、美鋁合金入選省級創新型企業,思泰意達和康泰醫學入選福布斯中國非上市公司潛力企業百強榜(全省僅有的2家),燕大正洋獲省通信管理局批準為國內首家民營企業“電信業駐地網試點單位”……在開發區,還有許多企業和領先生物一樣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優秀創新企業已發展成為帶動全區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的“領頭羊”,一批“科技小巨人”企業成長壯大為推動我區跨越發展的主力軍。
引進智力 為我所用
從1999年生產單一的預付費智能電表起家,到2002年進入電梯行業,現在的秦皇島開發區前景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發展成為以城市安防產品、建筑機械電子產品、電梯部件產品、綜合節能產品的研發、制造和銷售為主營業務的高新技術企業。
目前,前景光電擁有46項自主知識產權專利技術,三項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項目;三項產品參與國家標準的起草;先后取得了質量體系、環保、節能等多項產品和企業認證。公司產品占據了國內同類產品60%的市場份額,同時,世界知名的三菱、東芝、奧的斯等都有其配套產品。
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公司2010年底成立的院士專家工作站。從那時起,前景光電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尚合及其智力團隊精誠合作,從電梯電能回饋裝置、城市電梯遠程自動報警安防管理系統、超聲波探測技術在電梯(自動扶梯)領域的應用以及電梯專用變頻器的開發、新型一體化電梯控制系統等各方面加大投入,潛心研究。
院士專家的加入,使前景光電真正踏上了光明的好前景。電梯電能回饋裝置被列入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2011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備選計劃項目,2012年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城市電梯遠程自動報警安防管理系統被列入工業企業中小企業技術改造項目2012年第一批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2013年秦皇島市科學技術研究與發展計劃和2013年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公司駛入發展快車道。
一臺電腦、一臺與普通打印機差不多大小的3D打印機,這就是能夠打印出立體實物所需要的全部“裝備”。這項能給工業領域帶來全新革命的技術是秦皇島天秦三維數字化技術有限公司的“看家本領”,而這項技術的成功得益于我國機械制造與自動化領域著名科學家盧秉恒院士的傾力加盟。盧秉恒研發的出光固化、金屬熔敷、陶瓷成形、激光燒結、金屬燒結、生物制造等類型的增材制造裝備和材料,為3D打印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王夢恕院士、譚天偉院士、尤政院士、陳佳洱院士、葉聲華院士……在開發區,很多企業都請來了院士專家做外援,助力企業科技創新和發展壯大。截至目前,經河北省科協批準,全區建設院士專家工作站5家和科技專家企業工作站3家。8家工作站共聘請院士專家24名,其中院士6名,專家18名。
院企聯姻 互利雙贏
現在,秦皇島(中科院)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基地已經成為開發區科研成果轉化的重要陣地。企業應用科研院所的先進技術、院企共建合作平臺及院所直接創辦企業三種方式齊頭并進,使科研成果快速投入市場。
中信戴卡與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簽訂了戰略技術合作協議,利用中科院的人才與技術優勢,針對節能輕量化汽車輪轂的鑄旋工藝等關鍵技術進行研究。據公司技術人員介紹,與傳統低壓鑄造輪轂相比,采用鑄旋新技術生產的鋁合金輪轂輪輞部位的各項性能指標比有大幅度提高,并減輕了15%的設計重量,實現了產品的高強度、輕量化,對于提高我國輪轂行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秦皇島公共服務平臺是為企業提供信息化、仿真模擬、數據挖掘與分析、分布式存儲和分布式計算等方面的技術支持的專業化平臺,由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與中譽通信有限公司合作開發,平臺建設采用超級云計算的方式,可以整合不同時期、不同地域建設的多套高性能資源。中譽通信總經理張洋介紹說:“院企合作讓我們的技術實力更加雄厚,能夠為客戶提供高性能計算服務。”
站在秦皇島中科遙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走廊里,放眼望去,墻的一側是譚福安、過志峰和丁琳等科學家的簡介,另一側是衛星與遙感技術市場化應用展示圖,兩面墻將“科學家+企業家”模式展現得淋漓盡致。這些科學家不僅僅是實驗室里的學者,還是適應市場發展、懂得企業運營的老總。除了中科遙感,還有中科百捷、中科富斯、中科鴻合等很多“中科”字頭的企業,都以科研院所為依托,成立公司,扎根在開發區,在開發區的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方面,這種“科學家+企業家”的模式功不可沒。
截至目前,秦皇島(中科院)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基地已成功引進中科院遙感所、地理所、自動化所和過程所等9家科研院所的14個項目,促成多家企業與中科院開展技術與項目合作,形成了一批自主知識產權。同時,聚集指導基地發展和企業的技術創新升級的中科院專家已達百余人。
創新,是一個企業長足發展的不竭動力和源泉。現在,秦皇島開發區的科技創新工作已經駛入快車道,更好的發展勢頭正迎面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