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村級工業園到現代產業社區 ——高質量發展的桂城故事
天富科技城研發產業大樓。通訊員供圖
千燈湖。通訊員供圖
□信息時報記者虞瑩瑩通訊員杜建新
遼、蘇、閩、滬、皖、浙……佛山市南海區寶石西路旁的天富科技城園區內,車位上停泊著的各式外地車引人矚目。不僅如此,園區內拔地而起的4棟灰白墻體研發工業大樓,與周邊低矮的舊廠房也形成鮮明對比。這些在桂城夏南二村原廢舊鋼鐵市場上演的變化,正是桂城推進村級工業園整治所帶來的成果。從雜亂無章的低端產業集聚區到“生態、生產、生活”相融的現代產業社區,高質量發展的桂城故事正在有序展開。
空間再造向村級工業園要發展空間
在衛星地圖縱覽桂城城市肌理,以桂瀾北路為界,兩側城市面貌涇渭分明。路以西,千燈湖水系串聯起高樓林立的現代都市社區,路以東,則遍布緊密村居和低矮廠房。數據顯示,2018年,桂城經濟總量占南海全區的1/5,稅收總量接近全區1/3,但是桂城的土地開發強度已經相當高,經濟發展空間十分受限。
經濟向高質量發展轉變過程中,如何破解土地開發強度與經濟發展不匹配,城市品質與經濟總量不協調的系列難題?村級工業園升級改造成為桂城的突破口。今年1月25日,桂城街道2018年工作總結大會上,桂城辦事處主任岑灼雄表示:“要以‘錯過就是罪過’的擔當來改造村級工業園,為企業成長、人才集聚、產業發展騰挪優質空間。”
據悉,桂城100個村級工業園,占地13000多畝,稅收不足3億元,安全生產、環保、消防安全問題都十分嚴峻,產業形態、建筑質量等各方面標準都跟不上城市發展要求。資料顯示,桂城目前能激活的土地空間預計超過6000畝,可建成的產業載體達到幾百萬方,加上已建成的產業載體和商業載體,未來桂城可利用的空間并不匱乏。
按照計劃,今年,桂城將重點抓好總面積近4000畝的村級工業園區改造,統籌推進平西西城工業區、夏西簡池、夏東涌口等19個重點項目,將城市更新、村級工業園整治與招商引資三者緊密結合,高標準、高質量建設一批“有故事、有鄉愁、有情懷、有個性、有顏值、有IP、有稅收”的產業生態社區,實現“先生態、后生活、再生產”三生相融的一體化發展。
政府主導帶主題、帶產業開發改造
在村級工業園整治提升方面,桂城充分利用南海區“三舊”改造政策,突出政府主導、規劃引領、公資介入,堅持帶主題、帶產業開發改造,向存量要增量,推動工業園區走向創新城區。
以天富科技城為例,該項目占地約80畝,總建筑面積約12萬平方米,投資額約2億元。作為桂城首個“工改工”村級工業園改造項目,天富科技城規劃定位為集生產、研發、辦公、應用、生活為一體的都市型產業園區。
2009年,桂城街道公資辦下屬公司與夏南二租賃土地,借力“三舊改造”政策,利用公有資產對舊工業廠房實施改造。佛山市南海區桂城園區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麥永波介紹,項目在動工建設前,已充分考慮企業需求,預先解決大樓的容積率、層高限制等問題,建筑內部布局方正、少立柱、大柱距,空間利用率極高,也很好地契合規模化發展階段科創企業對多層式生產及研發物業的需求。
其中,廣東南海啟明光大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底入駐天富科技城,是一家從事研發、生產、銷售微米及納米材料、電子產品及其相關配件等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董事長黃良輝將天富科技城稱為“福地”,“園區研發樓的設計先進,我們可以建成無塵車間和標準廠房,滿足國際大客戶對企業辦公商務、車間標準規范性的高要求。”黃良輝說。近期,在新項目的產品測試綜合指標上,該企業排名領先,這也得益于規范性的車間能夠很容易達到客戶的驗廠要求。
其實,天富科技城在建設之初,便充分借鑒桂城另一村改示范項目瀚天科技城在管理、服務和運營的成功經驗。而如今已經主體全部完工的天富科技城本身,也將形成良好示范作用,引領周邊村級工業園的升級改造。
轉型升級載體經濟帶來產業蝶變
在當前倡導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大趨勢下,各地都在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調整經濟結構,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村級工業園的升級改造,不僅僅是產業載體的更新換代,也是桂城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通過優質產業載體發揮集聚作用,桂城正在加速形成“兩高四新”產業體系。
目前,桂城的產業載體入駐率整體較高。除了新推出的載體,基本上出租率都高達90%以上。而整個桂城轄區內的載體,平均出租率則在75%以上。麥永波透露,目前天富科技城整個園區已經全部租出,其中80%以上進駐企業是涵蓋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機器人、智能家居、防災應急、納米新材料、LED、汽車新能源檢測等領域的科技型企業。同時,由佛山中國科學院產業技術研究院引進的21個項目,也已先后進駐天富科技城。
隨著產業載體的相繼落成,其對科創企業的集聚作用也逐漸顯露。以天安數碼城、瀚天科技城為代表的現代都市型產業載體發展迅猛,總部經濟日益繁盛,成為南海新經濟發展的標桿。黃良輝說,在新的園區內比較容易形成科技產業的集群和高科技孵化的氛圍,產業載體為科創企業提供抱團發展的空間。園區里匯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企業之間從相互了解到形成實際合作的過程中,集群效應可以節省溝通時間,大大提高協同效率。
招商引才締造“近悅遠來”優質空間
優惠的租金和優越的區位是吸引企業入駐園區的兩大因素。《佛山市南海區科技企業孵化器認定和扶持獎勵辦法(修訂)》出臺后,南海對經認定的孵化器和在孵企業分別予以獎勵扶持,以天富科技城為代表的一些產業載體在租金方面對企業來說頗具有吸引力。此外,科創企業研發團隊為了保證其研發前瞻性,必須了解行業技術的最新發展,精準把握行業未來趨勢,也就是說他們需要經常去海外參展,核心區位、便利交通則尤為重要。
此外,由政府主導升級改造的村級工業園,企業在入駐之后相當于獲得了一位“隱形顧問”。“這些是一般載體難以做到的,政府部門對政策熟悉,知道如何指導企業,在引資和信息反饋方面都相對快速及時”。
在強調以產業載體招商、“畝產論英雄”的同時,桂城每年安排不少于30億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生配套升級,還通過村級工業園改造全面優化人才發展環境。經過升級改造,改頭換面后的村級工業園不僅僅是擺脫了以往的“臟、亂、差”形象。例如,天富科技城二期項目配備一座8層高的人才公寓,其中六層為公寓,兩層商業配套,預計今年底即可交付使用。據悉,人才公寓將優先提供給在園區內工作的企業人才。
2018年,桂城的高企數量增至281家,保持超45%的增長率。這其中很大一部分由產業載體孵化。隨著科創企業的進駐,桂城無形之中加強了對高端人才的吸納能力,最終這些“最強大腦”將為桂城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撐。
按照“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的理念,推動村級工業園連片改造,集聚新產業、發展新經濟、吸引新人才。桂城的高質量發展故事還將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