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產業」制造業PMI景氣度微降 產業轉型升級繼續
近期公布的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數據表明,第二季度對于中國制造業來說仍有較大壓力。7月1日公布的財新制造業PMI指數重返收縮區間為49.4。而前一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發布的6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也連續兩個月處于收縮區間。
專家認為,目前PMI收縮幅度尚屬溫和。需求不足是拖累經濟運行的主要因素,短期企業信心不足問題仍比較突出。不過,中型企業和小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增勢回升,新動能發展態勢較好,經濟趨穩運行具備基礎。同時,日本G20峰會中美元首會面確定重啟中美經貿磋商,外部壓力的緩和將有助于改善企業的生產經營預期。
需求不足導致經濟下行態勢比較明顯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特約分析師張立群表示,6月份中采制造業PMI指數與上月持平,繼續處于榮枯線以下,表明經濟下行壓力仍然比較突出。綜合研判,因市場需求不足導致的經濟下行態勢比較明顯。
具體來看,中采制造業PMI數據分項指標中,生產指數繼續下降,預示制造業增速繼續下行,但仍處于擴張區間;新訂單、新出口訂單指數繼續下降,購進價格和出廠價格指數較大幅度下降,新訂單指數連續兩個月處于收縮區間,反映企業銷售形勢繼續承壓,市場需求不足問題仍在發展;采購量、進口、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繼續下降,表明企業信心不足問題仍比較突出。
財新智庫莫尼塔宏觀研究主管鐘正生指出,從財新中國制造業PMI的分項數據來看,同樣反映了內需明顯萎縮的情況。
據廠商反映,由于新增業務不足,生產需求下降,廠商在6月份也相應減少了采購量,雖然減幅僅算輕微,但未能延續上月的采購擴張趨勢。6月份,投入成本的漲幅雖然創下7個月新高,但是相比歷史數據,仍屬溫和。制造業產品出廠價格也有輕微漲幅,打破5月份的持平狀態。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專家文韜分析稱,市場需求增勢放緩其主要原因是受即期因素影響,包括南方強降雨、四川地震以及北方持續高溫等。
不過,財新智庫方面表示,6月份財新中國制造業PMI年內第二次重回收縮區間,的確說明中國制造業運行放緩,但程度僅算輕微。
中長期整體信心度大致保持中立
短期來看,中采制造業PMI分項數據顯示,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3.4%,較上月下降1.1個百分點,企業對后市預期有所下降。
但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褚建芳指出,結構方面已經顯現出生產動能積極恢復的跡象。如:裝備制造業PMI和高技術產業PMI分別高于制造業PMI整體水平0.6和2.3個百分點,表明新動能發展態勢較好,對制造業平穩發展有較好支撐作用。
同時,小型企業的內外需求均有改善,新出口訂單指數上升超過3個百分點,中小企業的活力有所提高,生產經營活動增勢回升。
褚建芳表示,一直以來對經濟景氣反應最敏感的是中小企業。
中長期來看,據財新智庫調查,對于未來12個月的生產前景,業界的整體信心度在6月份大致保持中立。部分廠商預期,未來一年,新產品問世和擴張計劃將有助提升產量,而另外一些廠商則對中美貿易爭端感到擔憂。
褚建芳表示,日本G20峰會中美元首會面確定重啟中美經貿磋商,外部壓力的緩和有助于改善企業的生產經營預期。
文韜認為,企業生產保持擴張,中型企業和小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增勢回升,新動能發展態勢較好,經濟趨穩運行具備基礎。
通過PMI的數據以及一系列的企業反應來看,小型制造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的增長態勢明顯回升,同時也反應了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仍舊繼續。
智能制造業的發展也將持續增長,為智能制造業生產發展加碼,入駐帝豪智造科技園,園區商務功能區配備有專業的運營人員,企業工商注冊、環評辦理、人才招聘、金融服務都有專業人員跟進,為企業提供規范化、標準化、集約化的管家式服務。
【備注】
中工招商網(www.lvewoqa.cn)創立于2010年,是一家覆蓋土地、廠房、寫字樓、商鋪、產業園區招商的綜合性服務平臺,已成為中國領先的產業園區招商推廣平臺、廠房租售信息服務平臺。
更多全國各地智能制造產業園區火熱招商中,詳情可咨詢全國免費客服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