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示范區 | 深圳(哈爾濱)產業園區開工 探索南北互動新實踐 續寫攜手共贏新篇章
8月31日至9月1日,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率隊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學習考察,務實推進深哈兩市對口合作,并出席深圳(哈爾濱)產業園區開工儀式。31日晚,黑龍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慶偉會見王偉中一行。黑龍江省省長王文濤,省委副書記陳海波,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李海濤,省委常委、秘書長張雨浦,省委常委、哈爾濱市委書記王兆力,哈爾濱市市長孫喆等參加相關活動。
張慶偉對廣東省和深圳市給予黑龍江和哈爾濱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他表示,黨中央作出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重大戰略決策,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獲得國家批復,為兩省兩市對口合作帶來新的重大機遇。我們要把深圳(哈爾濱)產業園區這一標志性跨區域合作項目與自貿試驗區建設貫通起來,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進一步解放思想,學習借鑒深圳理念、深圳作風、深圳精神,著力構建現代經濟體系,努力建設現代城市文明,加快走出一條振興發展新路。
王偉中介紹了深圳學習宣傳貫徹《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有關情況。他表示,深圳的發展離不開包括黑龍江、哈爾濱在內的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深圳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繼續秉持“感恩改革開放、回報全國人民”的理念,按照“短期有效果、長期可持續”的原則,務實推進深哈兩地重大項目合作、跨區域科研合作、干部人才掛職交流、營商環境優化等事項落地見效,進一步深化兩地自貿試驗區交流,推進制度創新互學互鑒,努力探索南北互動新實踐,續寫攜手共贏新篇章。
9月1日上午,深圳(哈爾濱)產業園區開工。王偉中、王兆力先后致辭,一致表示,產業園區是深哈兩市對口合作的重要平臺,奠基開工標志著深哈合作邁出了實實在在的一大步。要對標世界一流,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規劃建設好產業園區,以更高站位、更大氣魄、更大格局、更大手筆加快發展,全力推動東北振興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等國家戰略對接交流,推動深哈兩市合作共贏,打造全國跨區域對口合作的典范。
深圳(哈爾濱)產業園區位于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哈爾濱片區內、哈爾濱新區西部,規劃面積約26平方公里。
在哈期間,代表團還考察了哈爾濱大劇院。
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程曉波,哈爾濱市領導趙銘、姜國文、代守侖,深圳市領導高自民參加活動。
延伸閱讀
深圳各行各業人才對先行示范區建設充滿期待
營造更優良環境 不拘一格降人才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發布后,在深圳的人才當中引發了強烈關注。他們紛紛表示,《意見》的發布,令深圳未來發展充滿巨大機遇,也給在深創新創業的人才們提供了更加廣闊的舞臺。深圳應該緊緊圍繞《意見》要求,出臺更多更有效更有針對性的措施,營造更加優良的人才環境,不拘一格降人才,為先行示范區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著眼長遠大力布局基礎研究
截至目前,深圳已有超過40名全職院士,南方科技大學講席教授、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俞大鵬就是其中之一。接受記者采訪時,俞大鵬表示,《意見》中,“以深圳為主陣地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中發揮關鍵作用”“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等條款讓他對深圳未來的基礎研究充滿期待。
“我們看紐約、舊金山、東京三大灣區,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有國際一流的大學、研究機構和科技創新公司,深圳要在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中發揮關鍵作用,必須補上基礎研究較弱的短板。”俞大鵬希望,政府對基礎研究的重視、支持和投入,一定要真正做到長期堅持。“基礎研究、原創技術不是今天投資、明天見效的東西,需要鼓勵科學家愿意坐冷板凳,而不是什么東西時髦,什么東西熱門,就去做什么東西。而且很有可能剛開始時,并沒有人覺得這個東西有用,但在10年、20年甚至30年后,成為引發巨大技術變革的顛覆性的技術。深圳一定要著眼長遠進行基礎研究的布局,防止急功近利。”
鄒鵬是廣東省首批四家省實驗室之一鵬城實驗室常務副主任。他興奮地告訴記者,《意見》提出“支持深圳建設5G、人工智能、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生命信息與生物醫藥實驗室等重大創新載體”,這里所說的五大領域正好是實驗室定位所在,這讓我們備受鼓舞。“深圳要率先建設體現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其中關鍵就是科技創新驅動,而科技創新驅動的原動力來源于基礎研究,未來深圳需要布局更多、更高水平的科研機構和創新載體,真正補足基礎研究薄弱的短板。”
針對“痛點”營造良好人才環境
“支持深圳實行更加開放便利的境外人才引進和出入境管理制度”“加快完善保障性住房與人才住房制度”……《意見》提出的一系列關于營造良好人才環境的舉措也引發人才們的共鳴。
俞大鵬說,科技驅動就是人才驅動,深圳要增強創新人才的吸引力。在硬件方面,要有良好的科研條件和平臺,讓創新人才能夠有一個干事創業的科技環境;在軟件方面,要切實改善提升教育醫療整體水平和質量,完善人才住房保障制度,讓年輕的創新人才能夠安居樂業。“此外,深圳要成為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卓著的全球標桿城市,必須進一步加大吸引國際人才的力度,除了出入境更加便利外,還需要有更多的國際化社區,同時給大學、科研機構和科技企業引進國際化人才提供更便利的條件等。”
在深圳市絢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海暉看來,一座城市要發展首先要有一個清晰的遠景和目標,然后圍繞這個遠景和目標聚人、聚財。“《意見》的公布實施,讓深圳的定位和未來發展的目標非常清晰,也指明了深圳未來城市發展需要引進和培育什么樣的人才。”林海暉認為,深圳未來會成為全國人才結構最多元化的一座城市。
“人才的多元化決定人才的需求是不一樣的,也就決定深圳未來的人才政策要更加靈活、多元、有針對性,甚至量身定做。”林海暉舉例說,比如,實驗室研究出來的成果要真正實現產業化,中間有一個過程叫“中試段”,這個階段的人才很難靠院校來培養,因為既要懂研究,又要懂產業,而且往往需要10年以上的工業經驗,這些人是全球搶著要的人才,怎么把他們吸引到深圳來,需要有針對他們“痛點”的人才政策和環境。
努力奮斗貢獻人才智慧力量
美好的生活都是奮斗出來的!人才們紛紛表示,將立足崗位,不斷開拓創新,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貢獻自己的力量。
俞大鵬接受記者采訪時正在寫一份關于在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立“大灣區國際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創新平臺”的建議材料。“先行示范區的建設給大灣區的量子科學研究提供了新的機遇,但目前,大灣區量子科學研究的力量比較分散,我希望通過打造這樣一個開放性、國際化的平臺,把大灣區分散的科研力量整合起來,推動大灣區量子科學研究邁上新的臺階。”俞大鵬說。
林海暉對未來的發展也是信心滿滿。他告訴記者,材料是工業生命,可以預見的是自己從事的新材料領域在先行示范區的建設中將獲得更加快速發展,“我自己來深創業已有五年多時間,公司已經實現了研發、中試、建廠全鏈條孵化,未來公司將加速發展,希望能夠成為新材料細分領域的‘小巨人’,為深圳先行示范區建設貢獻微薄之力。”
“我是深圳技能人才政策的獲益者。”被譽為“工人院士”、深圳首位“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調試中心副總工程師周創彬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自己從一名中專學歷的操作員,到最終能夠獲得技能大獎,離不開深圳給技能人才創造的良好發展環境。相信在未來先行示范區的建設中,技能人才將有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和用武之地。“我自己會繼續努力奮斗,在技術上更加精益求精,同時‘傳幫帶’育新人,讓先行示范區有更多的‘大國工匠’。”(內容來源:深圳特區報作者:綦偉、楊麗萍)
在這次深圳(哈爾濱)產業園區的開工建設中,提到了幾個新興的行業并強調了這些行業的重要性:5G、人工智能、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生命信息與生物醫藥、新材料等。將這些行業重視起來是未來深圳以及國內很多地區發展的重點行業,表明了行業發展的前景與趨勢是勢不可擋的。而可以孵化并持續發展這些行業的環境,就是適合企業發展,有著優良營商環境的地區與產業園區。
1.上海自貿壹號生命科技產業園,主要引進發展生物醫藥、醫療器械行業。招商熱線:400-1620-628.
園區簡介:上海自貿壹號生命科技產業園位于上海自貿區的核心區——外高橋保稅區巴圣路160號,是上海自貿區·外高橋保稅區內少有集辦公、展示、科研、中試、生產為一體的醫療器械專業服務型園區。園區依托天然的“自貿+保稅”疊加政策優勢,在醫療器械上市許可持有人(MAH)制度下,打造上海市生物醫藥保稅研發中心及醫療器械產品CRO+CDMO+CSO技術創新服務園區。
2.清遠陽山生態園,主要引進現代食品、大健康 、裝備制造 ,新材料,招商熱線:400-1620-628.
園區簡介:項目位于陽山縣新城區核心區域,區位優越,資源優質,是未來城市中心,也是陽山重點工業項目之一。清遠陽山,粵港澳大灣區健康旅居勝地,國家產城融合生態示范縣,以廣清一體化發展為切入口,加快“入珠融灣”的步伐。隨著清遠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步伐加快、鄉村振興戰略和廣清一體化戰略深入實施,以及外部交通條,件的日益改善,陽山對外開放程度、承接產業轉移的空間巨大,蘊含著無限商機,起售面積:20畝起(工業土地指標充足)
更多相關行業產業園區招商信息,可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