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產業分析」智能網聯汽車風起云涌,2021是自動駕駛爆發元年?
2020年末到2021年初,智能網聯汽車風起云涌,汽車智能化與網聯化持續升溫,新產品、新玩家、新技術相繼登場:
2020.12.21,華為正式對外發布了96線車規級高性能激光雷達產品和解決方案;
2020.12.30,長城汽車宣布,搭載ibeo固態激光雷達量產車型將于2021年下半年量產;
2021.1.4,小鵬汽車官宣與Livox達成合作,今年量產帶激光雷達車型;
2021.1.9,蔚來發布ET7,采用150kWh固態電池,最高續航將達到1000+km,搭載激光雷達,將全系標配自動駕駛功能;
2021.1.10,蘋果傳出最新消息,將在3月之前簽署與現代汽車合作造車的協議,有望最早于2024年在美國開始生產電動車Apple Car;
2021.1.11,百度宣布與吉利控股合作,組建智能電動汽車公司,宣布以整車制造商的身份進軍汽車行業,為新公司提供Apollo自動駕駛等智能技術;
2021.1.13,富士康宣布與吉利控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成立合資公司,加速智能汽車造車之路;
2021.1.13,上汽通用汽車別克品牌舉行V2X智能交通技術路試活動,量產V2X汽車,公司智能網聯戰略逐步落地……
蘋果新能源概念車宣傳圖片--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電動化為汽車實現智能網聯提供了想象的基礎,而自動駕駛的終極目標就是解放駕駛員,AI正在為這個目標插上飛翔的翅膀。人工智能技術生態已經實現全面升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芯片、算法、感知器件(傳感器、激光雷達)及5G通信等技術取得突破性發展,并在汽車及交通出行場景試點應用取得階段性進展。
在伙伴產業研究院看來,智能駕駛是人工智能率先發展的一個重點垂直市場,加上近期眾多重磅消息紛至沓來,無疑給人們釋放了一個強烈信號:自動駕駛技術正在加速商業化落地,2021年將會是自動駕駛市場爆發的一年!
更多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分析,詳見伙伴產業研究院最新出版的《數字經濟時代,2020-2021年中國新基建產業發展白皮書》,內含人工智能、5G通信、大數據、工業互聯網、新能源汽車及醫療器械等7份產業發展報告。
(點擊上圖,查看白皮書詳情)
自動駕駛級別定義
自動駕駛技術定義按照NHTSA(美國高速公路管理局)和SAE(汽車工程協會)發布的標準,分為L0-L4和L0-L5兩套體系,分別對自動駕駛各個級別做了明確的定義:
自動駕駛分級及標準--圖片來源:伙伴產業研究院整理
L2-L5路漫漫其修遠
自動駕駛的終極目標就是解放駕駛員,實現在所有場景下車輛的完全自動駕駛。自動駕駛從L2到L5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大部分車廠自動駕駛升級路徑由L2-L3-L4-L5逐級遞增。自動駕駛技術越往高級別發展,對雷達和攝像頭等感知部件、算法、數據支持等要求就越高,在L2及以上級別的輔助駕駛方面,需要有強大的數據支持,包括要有超寬的數據傳輸與處理,以及雷達和攝像頭感知事件后的反應處理能力。
目前L0和L1已經市場化,L2部分自動駕駛中跟隨、防撞、自動變道、準自動巡航等技術也已經開始量產,自動駕駛技術開始向L3和L4推進。現階段,由于L3級別自動駕駛受限于技術、成本、倫理道德、政策法規等因素,尤其是對安全事故責任認定法規不完全,L3級別自動駕駛量產存在一定阻礙。目前多數企業L3級別自動駕駛進展緩慢,推出L2+自動駕駛概念應用,以L2+級別自動駕駛及ADAS系統滲透率持續提升為主;也有部分車廠選擇跨過L3級別,直接進行L4級別技術研發。
部分車企自動駕駛發展時間規劃--圖片來源:民生證券
除了主機廠,國內外互聯網科技巨頭企業也一直在布局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從發展路徑來看,聯網科技企業多數直接進行L4級別自動駕駛研發,并推動部分L4級別技術降維應用至L2+級別自動駕駛車型當中,如谷歌Waymo、蘋果、亞馬遜、Uber、百度、騰訊、阿里等企業直接研發L4級別技術。
互聯網/人工智能企業自動駕駛技術及應用市場業務布局
伙伴產業研究院認為,從短期來看,在未來3-5年,有條件自動駕駛L2+、L3級別產品持續放量,滲透率持續提升。ADAS系統作為實現自動駕駛的重要支撐技術,亦是自動駕駛發展的必經之路,將先行放量;同時,以Robotaxi、特定場景無人駕駛的L4級別及以上自動駕駛技術將降維應用至L2+級別自動駕駛當中,以自主泊車及導航領航功能為主,支持實現量產。中長期(2025-2035),高級別自動駕駛仍然是終極發展目標。隨著技術的突破、安全等級的提升及法規的完善,L4/L5級別自動駕駛長期將逐漸落地。
注:本文為原創,如需轉載請后臺私信,獲得授權后,在轉載文章頂部或底部注明“本文作者:伙伴產業研究院”即可。
更多精彩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