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產業分析」新能源汽車動態:吉利牽手百度成立“集度”汽車
本周關注
· 政策動態
上海:《上海新能源汽車發展實施計劃(2021-2025年)》落地
江蘇:嚴打“騙局”,江蘇出臺政策抑制新能源汽車投資過熱
海南:2021年電動車充換電設施“強勁推進”!海南省出臺新政策
· 行業動態
兩會聲音:
1. 官丁磊:建議出臺動力電池的國家強制標準,將換電站作為新基建重點
2. 陳虹:建議加快推動“車電分離”應用落地
行業投融資:
1. 璞泰來擬投資140.8億擴大鋰電材料產能
2. 國軒集團總投資115億加碼碳酸鋰及鋰電池配套材料布局
3. 蜂巢能源獲35億元A輪融資,將用于動力電池產能升級
· 企業動態
吉利:20億元,吉利牽手百度成立新能源汽車公司“集度”
江淮汽車:與蔚來成立新合資公司,新公司擬定為“江來”
中航鋰電:投資100億產能20GWh,中航鋰電廈門二期開工
福鼎時代:170億產能60GWh,福鼎時代鋰電基地一期項目開工
遠景集團:總投資100億,遠景擬建設20GWh的儲能及動力電池項目
· 灣區動態
廣東省:寧德時代與廣東省政府達成合作,2030年底前建150GWh產能
深圳:
1. 將全面推廣新能源汽車規劃建設充電、加氫等配套設施
2. 小鵬汽車深圳成立新科技公司,指向智能網聯汽車
政策監測
01 上海:新能源汽車發展實施計劃(2021-2025年)落地
2月2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印發《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實施計劃(2021―2025年)》的通知。《實施計劃》提出,到2025年,上海市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本地新能源汽車年產量超過12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值突破3500億元,占全市汽車制造業產值35%以上;核心技術攻關取得重大突破;綠色交通能源體系加速實現,個人新增購置車輛中純電動汽車占比超過50%,網約出租車新能源汽車占比超過50%;網聯化智能化應用能力明顯提升;基礎設施配套持續優化;政策體系不斷完善。
點評:2025年產值破3500億元,上海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實施計劃》表現了上海“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發展高地”的雄心
02 江蘇:出臺政策抑制新能源汽車投資過熱
近日,江蘇省發改委發布《關于切實加強汽車產業投資項目監督管理和風險防控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這份《通知》公布的數據顯示,江蘇省的汽車產能存在嚴重過剩情況。截至2020年底,江蘇省汽車建成產能397.15萬輛,在建產能66萬輛,而2020年江蘇省汽車產量僅131.18萬輛,汽車產量同比下降13.53%,產能利用率僅有33.03%,新能源汽車及其相關產業則是有產能過剩風險最大的領域。
點評:新能源汽車作為融匯新能源、新材料和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眾多變革性技術的戰略性產業,前途必定是光明的,但是江蘇目前的投資過熱導致了嚴重的產能過剩,出臺政策及時預警,才能更好地杜絕企業單純以換取當地資源為目的的投資。
03 海南:“強勁推進”2021年電動車充換電設施
3月2日,海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關于做好2021年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通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海南省累計建設充電站916個,換電站12座,配備電池255個,充電樁(槍)總數26402個,總體車樁比為2.4:1,優于全國平均水平。《通知》提出,2021年各級要采取各種措施,強勁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確保完成海南省政府提出的全省車樁總體比在2.5:1以下的年度目標任務。
點評: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已突破55O萬輛,而充電樁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卻未跟上產業發展速度,目前全國“車樁比”為3:1,海南省“車樁比”已優于全國平均水平,但未來仍需加大充電樁等基礎設施的建設。
行業動態
01 兩會聲音 | 官丁磊:建議出臺動力電池的國家強制標準
在新能源汽車電池標準化方面,全國政協委員、網易公司首席執行官丁磊建議出臺動力電池的國家強制標準,“統一規格、互通互換”;將換電站作為新基建重點,有效解決續航里程有限的痛點,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為“藍天保衛戰”貢獻力量。
點評:要實現2025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20%的目標,加快以換電站為代表的新基建勢在必行。
02 兩會聲音 | 陳虹:建議加快推動“車電分離”應用落地
全國人大代表、上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虹在《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車電分離”商業模式政策體系的建議》中指出,新能源汽車“車電分離”商業模式是國家鼓勵探索的方向,主要包括快換式、非快換式等操作模式。陳虹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協同研究,針對“車電分離”模式全面梳理和出臺完善的管理政策,并針對不同“車電分離”模式推廣過程中出現的難點,完善相應政策與流程,加快推動“車電分離”應用落地。
點評: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換電模式”近幾年風起云涌,“車電分離”是在換電模式基礎之上的一種商業模式,未來還需完善相關政策才能加快應用落地。
03 璞泰來:擬投資140.8億擴大鋰電材料產能
3月3日,璞泰來發布《關于全資子公司投資建設四川生產基地項目的公告》稱,公司擬通過全資子公司四川紫宸科技有限公司投資負極材料和石墨化一體化項目、基膜和涂覆一體化項目、涂覆材料項目,三大項目總投資達到140.8億元。
點評:璞泰來在四川的大手筆布局,或為就近配套其大客戶寧德時代,寧德時代曾在2020年9月與四川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計劃在宜賓投資1000億建設150GWh鋰電生產基地。
04 國軒集團:投資115億布局鋰電新能源產業
2月28日,宜春市人民政府和國軒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在宜春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標志著國軒集團投資115億元鋰電新能源產業項目正式落戶宜春經開區。據了解,國軒集團投資115億元鋰電新能源產業項目擬建設包括碳酸鋰生產、鋰電池配套材料等產業化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項目預計2021年中開工建設,計劃2年內完成,合計兩期項目計劃在5年內完成。
點評:宜春擁有豐富的鋰云母礦資源,其可利用氧化鋰儲量約250萬噸。國軒投資宜春既可獲實現上游鋰資源獲取的便利性,也可降低生產和運輸成本。
05 蜂巢能源:獲35億元融資,用于動力電池產能升級
2月25日,蜂巢能源A輪融資簽約儀式在江蘇常州舉行。蜂巢能源對外宣布:已完成35億元的A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研發新技術和擴大產能。計劃2025年動力電池產能升級至200GWh。
點評: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車新一輪發展周期已經啟動,各國碳中和步伐不斷加快,動力電池快速步入TWh時代。豐巢能源乘勢而上,加快布局和發展。
企業動態
01 吉利:20億元,吉利牽手百度成立“集度”汽車
企查查App顯示,3月2日,百度與吉利的電動汽車合資企業集度汽車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20億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夏一平,經營范圍包含新能源汽車整車及相關零部件的技術服務、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交流、技術轉讓、技術推廣;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等。汽車智能化浪潮之下,百度聯手吉利正式以整車制造商身份進軍汽車行業。
點評:百度進軍電動汽車并與吉利聯合的消息早已經官宣,如今新公司成立,表明百度與吉利已經有了盡快推出產品的打算。跨界車企“集度”未來將有怎樣的表現讓人拭目以待。
02 江淮汽車:與蔚來成立新合資公司“江來”
3月4日,江淮汽車發布公告稱,該公司與蔚來控股有限公司已簽署合資意向書,雙方擬在合肥市設立合資公司江來先進制造技術(安徽)有限公司(下稱“江來先進”)。合資公司注冊資本擬定為人民幣5億元。其中,江淮汽車擬認繳人民幣2.55億元,以人民幣現金繳付,占注冊資本總額的51%。
點評:此前江淮與蔚來之間的合作,以“代工”為主,如今“代工”已不能滿足于雙方發展需要。從“代工”升級為“合資”,是雙方優勢互補,也是蔚來尋找1+1 >2的發展機遇。
03 中航鋰電:廈門二期項目開工,總投資100億元
3月2日,中航鋰電廈門二期項目正式開工,中航鋰電廈門項目總投資100億元,分兩期建設。兩期項目建成后,將形成年產能20GWh的國際領先的智能化工廠,助推公司戰略的成功實施。廈門是中航鋰電繼洛陽和常州之后打造的又一核心產業基地,將成為公司拓展全球布局、實施戰略規劃的重要舉措。
點評:廈門是中航鋰電繼洛陽和常州之后打造的又一核心產業基地,是拓展其全球布局、實施戰略規劃的重要舉措。
04 福鼎時代:鋰電基地一期項目開工,總投資170億元
3月2日,福鼎時代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一期工程項目正式開工。據悉,福鼎時代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位于福鼎市前岐鎮,是寧德時代迄今為止全球布局的最大單體項目,規劃產能120GWH,產值超千億元。其中一期項目總投資170億元,產能60GWH,占地約2070畝,建筑面積約150萬平方米,投產后產值約500億。該項目預計2022年一季度正式投產。
點評:寧德時代今年在大手筆的投資擴大產能,今年以來,除了福鼎時代,寧德時代還成立了新津時代、蕉城時代、瑞慶時代3家公司,注冊資本均為10億元。
05 遠景集團:擬建設20GWh的儲能及動力電池項目
2月25日,內蒙古鄂爾多斯發改委網站近日發布消息稱,內蒙古鄂爾多斯遠景現代能源裝備產業園項目計劃在3月中旬啟動主廠房基礎施工。該項目遠景科技集團計劃總投資100億元人民幣,用地面積1000畝,建設20GWh的儲能及動力電池項目,打造產值千億級綠色智慧能源裝備產業園區。
點評:遠景集團在動力電池業務板塊,目前在全球擁有五大生產基地(美國、日本、英國、江蘇無錫、內蒙古鄂爾多斯),此次遠景在內蒙古鄂爾多斯投資的生態項目同樣涉及儲能板塊。從短期看,遠景還將主攻新能源配儲能市場。
灣區動態
01 廣東省:與寧德時代合作建設鋰電池生產基地
2月1日,寧德時代同廣東省政府在廣州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寧德時代將在廣東肇慶投資建設鋰電池生產基地,首期規劃建設設計產能25GWh,投資120億元,構建包含動力電池電芯、鋰電材料、儲能應用、電池回收、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及電控等領域的新能源產業鏈,并在產業前沿領域全面開展合作;力爭2030年底前在廣東規劃建設150GWh鋰電池產能及相關配套產業,帶動形成新能源全產業鏈的萬億級產業集群。
點評:“十四五”開局之年,肇慶產業招商落地便迎來了“開門紅”,此次寧德時代項目的落地,為肇慶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02 深圳:全面推廣新能源汽車規劃建設充電、加氫
3月5日,據深圳市生態環境局,深圳擬推五大舉措力爭盡早實現碳排放達峰,具體包括:嚴格控制煤炭消費,提高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容量,發展可再生能源;推進工業節能提效和制造業優化升級,加強高耗能行業能耗管控,建設綠色數據中心;推進多層次城市軌道網絡融合發展,全面推廣新能源汽車,規劃建設充電、加氫等配套設施。
點評:全國都在加快充電、加氫等配套設施的建設,目前北京、廣東、上海走在前列。深圳在多重政策加持下,充電站等基礎設施將以“深圳速度”全面推廣。
03 深圳:小鵬汽車在深圳成立新科技公司
企查查APP顯示,2月24日,深圳小鵬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小鵬汽車創始人夏珩,注冊資本5000萬元人民幣,位于深圳市龍華區民治街道北站社區匯德大廈。公司經營范圍包含:汽車工程和技術研究;物聯網技術研發;人工智能應用軟件開發;智能控制系統集成;互聯網安全技術服務等。
點評:在智能化上,其實小鵬汽車一直在持續投入研發,其成果也逐漸顯現。這家造車新勢力仍處在快速上升趨勢中,小鵬汽車未來的路還長。
(點擊上圖,查看白皮書詳情)
【備注:本文由伙伴集團戰略咨詢中心收集整理】
更多精彩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