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工廠”來了?在佛山,機器人生產機器人成真了!
機器人行業近期動態
政策動態
工信部等17部門:發布《“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
行業動態
哈工大:柔性機器人3D打印實現新突破
揚州大學:研制出異形激光焊接機器人
企業動態
海康機器人:擬創業板IPO已完成上市輔導
順豐:公布智能配送機器人“方糖”
灣區動態
佛山:廣東省首條“機器人生產機器人”產線啟用
深圳:將建設全國首個物流無人機整機制造工廠
政策動態
01
工信部等17部門發布:《“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
2023年11月18日,工信部等17部門聯合發布《“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總體部署,落實《“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重點任務,加快推進機器人應用拓展,決定開展“機器人+”應用行動。
主要目標
到2025年,制造業機器人密度較2020年實現翻番,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行業應用深度和廣度顯著提升,機器人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能力明顯增強。打造一批“機器人+”應用標桿企業,開展“機器人+”應用創新實踐。
重點深化領域
經濟發展領域:制造業、農業、建筑、能源、商貿物流
社會民生領域:醫療健康、養老服務、教育、商業社區服務、安全應急和極限環境應用
實施路徑
構建機器人產用協同創新體系;鼓勵產用共建機器人應用領域創新聯合體、創新中心等創新機構;建設“機器人+”應用體驗和試驗驗證中心;依托用戶、機器人企業和系統集成企業,建設家用、商業、教育、醫療、養老等場景化應用體驗中心,提升用戶體驗,擴大產品消費和推廣。
加快機器人應用標準研制與推廣
依托有關標準化技術組織,建立跨行業機器人標準化工作合作機制,加強跨行業應用領域標準化工作的協調,推動跨行業標準互采;開展行業和區域“機器人+”應用創新實踐;鼓勵行業主管部門結合應用行業發展規劃、科技攻關和重點項目建設,開展各行業機器人產品創新和應用示范推廣。
搭建“機器人+”應用供需對接平臺
建設“機器人+”應用供需對接平臺,開展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優勢互補的供需對接活動。
點評:《方案》明確了主要目標,提出聚焦十大應用重點領域,突破100種以上機器人創新應用技術及解決方案,推廣200個以上具有較高技術水平、創新應用模式和顯著應用成效的機器人典型應用場景,打造一批“機器人+”應用標桿企業,建設一批應用體驗中心和試驗驗證中心。
行業動態
01
哈工大:柔性機器人3D打印實現新突破
1月,哈爾濱工業大學重慶研究院先進陶瓷及智能制造研究中心的科研團隊在柔性機器人3D打印上取得新突破,無需任何的電力供應,僅通過濕度控制,便可實現自由爬行的機器人。團隊通過高取向度微結構實現濕度驅動機器人的制備之后,通過在高取向度微結構設計,在3D打印微電路方向取得了新進展。
研究指出,通過3D打印技術結合墨水干燥收縮干預,制備出具有濕度敏感特性的柔性3D機器人,可實現在濕度控制下的自由爬行,并且無需電力供應。這些墨水干燥收縮設計可在納米尺度上產生巨大毛細管力,促使石墨烯納米片處于高度致密化和定向排列,而且還可保持宏觀設計結構的均勻性。3D打印納米墨水在干燥過程中收縮應力逐漸增加,最大值超過~0.74MPa,顯著高于其他膠體體系。由于墨水具有不同約束方向的收縮,可在拐角處自然形成沿厚度方向的孔隙率梯度,這種孔隙梯度使氧化石墨烯結構具備濕度敏感特性,從而使3D打印濕度驅動氧化石墨烯軟體機器人成為可能。
該項技術已完成專利寫作即將完成專利申請,下一步將進行實際應用研究和產業化探索。
點評:未來,該技術有望應用于汽車與新能源、智能化裝備、信息技術、新材料、應急環保等技術領,為技術創新、應用研發及產品中試等提供硬件支撐。
02 揚州大學:異形激光焊接機器人研發成功
2月6日,針對我國農業機械產品零部件形狀相異、零件之間焊接的焊縫形狀復雜,手工難以完成等問題,揚州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團隊和蘇州喜諾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經過連續幾年攻關,成功研制出異形激光焊接機器人。
多年來,我國一些農業機械產品因生產制造工藝復雜,手工焊接難以完成,生產出來的產品表面焊接粗糙,漏焊、偏焊等情況嚴重,制造精度低,生產效率也低,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的可靠性低。研發一種能夠自動完成復雜的異形焊縫的自動焊接機器人,改變農業機械關鍵零部件依賴進口現狀,有效提高農業機械產品的可靠性,全面提升農業機械的智能化作業水平。
點評:在推進現代農業生產作業體系建設中,智能化、數字化高質量作業農機已起到越來越重要的支撐作用,正在成為繼種子、栽培之后的第三大增產因素。異形激光焊接機器人的成功研發,對于提升我國農業機械制造水平、提高農業機械在使用中的可靠性,以及降低制造與使用成本,全面推進農業數字化精準化等,都具有重大意義。
企業動態
01
海康機器人:擬創業板IPO 已完成上市輔導
1月,中信證券披露了關于杭州海康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康機器人)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輔導情況報告。
資料顯示,海康機器人主要聚焦工業物聯網、智慧物流和智能制造等領域,為工業和物流領域用戶提供服務。截至目前,海康威視直接持有海康機器人60%的股權,是海康機器人的控股股東。
海康機器人智慧內物流解決方案可為企業節省人工成本50%以上,提升物流效率80%以上,投資回報率2.5-3年。目前海康機器人AMR業務累計服務客戶超2500家,已在汽車、鋰電、光伏、3C、醫藥、電商,以及新零售、社區團購等新領域形成了諸多行業化、定制化的內物流解決方案。
點評:憑借多年來的技術積累,海康機器人在機器視覺領域具備較強的軟硬件產品優勢,目前形成2D視覺、3D視覺、智能ID三大產品線,產品包括工業相機、智能相機、智能讀碼器、立體相機、視覺控制器等;軟件則包括自主開發的VM算法平臺和滿足物流企業中各類復雜場景的柔性讀碼需求。
02
順豐:公布智能配送機器人“方糖” 2月8日,順豐在無錫投用了商場樓宇智能配送機器人“方糖”,它基于自動駕駛、實時精準定位、模塊化設計等技術,一次性可完成4個包裹的無障礙派送,并實現自助充電,8小時續航。 “方糖”在商場中穿梭,不僅能夠及時收派件,還兼具導航的功能--只需在界面上選擇商戶的名稱,便能將消費者帶到商店門口。 點評:“方糖”采用自動駕駛技術,憑借著無死角的攝像頭和雷達,可自主避讓行人、障礙物,實時精準定位,確保室內穩定運行。未來,智能配送機器人將向著更加自動化、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灣區動態
01
佛山:廣東省首條“機器人生產機器人”產線啟用 1月,位于佛山三龍灣的美的庫卡智能制造科技園庫卡全自動化產線已經投產,這是廣東首條“機器人生產機器人”產線,也是國內第一條生產重載機器人的全自動化產線。該條“機器人生產機器人”產線,整線長度為35米,全線采用了12臺庫卡機器人,6臺庫卡生產的AGV小車,5條庫卡的第七軸軌道。 該條自動化產線從機器人組裝的第一道工序開始,到最終生產出一個成品,都實現了“無人化”的目標。如從倉庫配料開始,到生產過程中,工位間的移動、下線后的成品運輸等環節,都采用庫卡自主研發的AGV小車。對比傳統的人力,該條自動化產線單班產能提升50%,工時效率提升也超過了30%。 點評:工業機器人產業迎來一個新的“爆發點”,隨著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生物醫藥等行業的蓬勃發展,工業機器人迎來市場應用的新高峰。全自動生產線具備高效、安全、可復制等特點,是工業機器人應用市場的重點方向之一。 02 深圳:將建設全國首個物流無人機整機制造工廠 1月29日,深圳市高質量發展大會暨2023年首批重大項目開工儀式舉行,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韓立清透露2023年是深圳高質量建設物流中心的黃金之年,遵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市交通運輸局將聚焦物流中心建設,量化交通發展的20個指標,細化178項工作措施。 同時透露深圳為加快建設全球領先的低空經濟中心,建成全國首個物流無人機整機制造工廠,新增省市級創新平臺六家,載貨無人機飛行量超50萬架次,低空經濟產值超700億元。 點評:招強引優,培育發展新動能一直以來都是深圳招商引資的主旨,2023年將加快建設具有全球資源配置能力的供應鏈組織中心,物流業增加值沖刺3500億元,新增三家百億級供應鏈企業,將深圳物博會打造成全球物流行業的頭部展會。
上一篇:已是最新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