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以上工業今年增速回落成中國經濟發展階段性特征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22日透露,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預計增長8.3%。這一數值與上周中國社科院發布的預測一致。
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22日在北京舉行。苗圩在會上作報告時說,預計2014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3%左右,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和用水量分別降低7%和5.8%。電信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互聯網行業收入分別增長4%、20%、50%。
“增速回落是中國經濟發展階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苗圩表示,只要波動在合理范圍內,就要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如果一看到增速下滑就想著上項目,相反會使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進一步積累深化。
對于工業增速下滑的原因,中國社科院本月15日發布的工業發展報告認為,2014年上半年,工業總體上增長較為平穩,但進入了下半年以后,受國內固定資產放緩、國外市場波動、房地產投資下滑等因素影響,工業經濟增速加快調整。具體來看,地方的主動調整和被動調整兩種機制同時發揮作用,影響了工業經濟增速。
工業增速下降在近年已成為趨勢,2010年至2014年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分別為15.7%、13.9%、10%、9.7%、8.3%。
對于工業新常態,苗圩說,中國工業增長正從高速轉向中高速,結構正從增量擴能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并舉,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轉向質量效率型,發展動力正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這是中國工業發展的大背景、大邏輯”。
基于上述認識,工信部對2015年工作提出七大任務。一是更加注重釋放內需潛力,促進工業經濟平穩運行;二是堅持優化增量和調整存量并舉,推進產業結構向中高端邁進;三是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大力推動兩化深度融合;四是深入推進創新驅動發展,建設國家制造業創新體系;五是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六是加快建設寬帶網絡基礎設施,強化互聯網行業管理和網絡信息安全保障;七是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加強行業管理和規劃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