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北工業區 助力西安工業騰飛夢想成真
區域經濟發展,離不開項目支持。今年以來,渭北工業區承擔的111個市級重點項目已有105個開工,渭北大橫線、涇河引水工程、兵器基地、汽車安全氣囊等項目建設進展順利。“重點項目的建設,為園區發展注入了新活力。”西安渭北辦專職副主任金乾生說。
推進項目夯實西安產業基礎
“不同于其他(城市)工業區多組團共同發展的形式,渭北工業區內的三大組團在發展方向上各有側重,并按照各自已經具備的產業優勢展開。”金乾生介紹,按照規劃,高陵組團主要發展汽車、專用通用裝備、新材料等產業;閻良組團主要發展以大中型飛機制造與產品配套、通用航空、航空服務等產業;臨潼組團主要發展現代裝備制造、機電設備制造、新能源、新型科技建材等產業。
有專家指出,在同一個開發區內各有側重地發展的方式,巧妙地避免了同一個開發區內的惡性競爭,助力開發區健康成長。
在高陵組團的陜汽、tlc等項目一線,隨處可見面帶笑容的企業員工。在陜汽總裝車間,流水線緩緩向南移動,座椅、總控、電器配件等步驟以每3~5分鐘的速度完成。在tlc冶金項目的生產車間,行業領先的爆炸冶金技術應用到了航空航天設備之上,一個個看似簡單的雙色零部件,為中國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注入新鮮的血液。
今年以來,兵器基地10個在建工業項目按計劃穩步推進,絲束項目、泰德項目不久后將投產運營,汽車安全氣囊項目生產線擴能正在進行設備安裝,鋰離子電池生產線項目按期投產達效。與此同時,溫商高端制造產業園項目建設進展順利,16戶入駐企業開工建設,完成投資2.11億元,占年計劃任務的96%,其中10戶完成鋼結構主體……這些項目的穩步推進,進一步夯實了渭北工業區建設發展的產業基礎。
“新常態”下催出“渭北速度”
“如果把招商引資比作源頭活水,做好既有項目就是區域發展的骨干。”金乾生說,今年,渭北工業區加大項目的建設、投產力度。記者走訪的10余家企業和項目涉及基礎設施、產業配套等多個領域,每到一處都能感受到“渭北速度”的強大力量,這種力量向世人詮釋著日新月異的含義,不僅促動項目建設穩步向前,更驅動著整個渭北工業經濟在“新常態”下釋放更多的活力。
“以前都是老設備,原料浪費多,現在,可用原料的回收率達到了99%以上。”煙用二醋酸纖維素絲束項目總投資超過10億元,如今這里已進入設備調試、試生產階段,預計投產后年均收入約10億元。廠區內隨處可見長達數百米的整齊設備、成排高達數十米的回收系統,無處不顯示著先進技術在傳統產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通過工業化生產方式打造建筑混凝土部件,是西安構建實業有限責任公司pc構件廠的亮點,記者幾個月前在這里采訪時,廠房等設施還在建設中,企業負責人借助展板介紹情況,而如今,兩條生產線已經投產,記者可以走進廠房詳細了解、親身感受。
在項目招商方面,高陵組團引進了兵器西北采購中心、現代物流及亞大管道等項目,閻良組團簽約了總投資83億元的新舟700項目、總投資20億元的軌道交通項目,臨潼組團的軌道交通產業基地等招商項目。一批投資體量大、科技含量高、輻射能力強的大項目、好項目,為西安的產業未來增添了“硬指標”,注入了新活力。
“生態新城”初現西安北部
行走在正處于建設階段的“秦王一路”,這條大道已全線貫通,管溝、綠化、照明等全面跟進,寬闊、平坦的路面成為臨潼組團基礎配套體系的重要組成。而就在半年之前,這里的道路還不順暢,甚至要從高速路繞行。
金乾生介紹,傳統工業園區往往存在“經濟擠壓生活空間”的問題。“東邊上班西邊住”、“城外上班城里住”的例子不勝枚舉,大量、集中的人員流動,不但讓工作者很不方便,也造成了城市的擁堵。
“打造‘生態新城’,是建設渭北工業區的一個重要目標。”金乾生說,老式的純粹的工業區容易忽視“人”的因素,已經不適應當今的社會發展。“工業區想要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讓工作者安定在當地,減少他們奔波的勞累和辛苦,從而避免因上下班和節假日產生的‘人口大遷移’”。
據悉,渭北工業區在工業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重視在生態環境、生活配套和交通配套上下功夫。按照規劃,渭北工業區要形成“廊、田、水、園”的生態安全格局,在保護區域生態安全的同時,更為當地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態休憩空間。
此外,在生活配套方面,基礎設施、醫教文體等社會事業設施也日益完善。記者在閻良組團的一片廠區看到,廠區新建的部分用廊道隔離出若干個專業的工業園,每個園區之間都建有綠化帶,在距離廠房不到1公里的位置有家屬區,周邊有超市、飯店等生活配套設施。
從2012年園區開建至今,記者數次深入渭北工業區,見證了園區高陵、閻良、臨潼三大組團重點項目從活動房到建成廠房,從荒蕪的土地到整齊的柏油路的變化。每一次變化,都讓人看到園區正在為西安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不斷助力我市工業騰飛的夢想成真。
未來3~5年,渭北工業區將在重點發展汽車制造、航空制造、能源裝備、新材料、通用專用設備制造等工業產業的同時,建成西安城鄉統籌發展的福地,形成一個以工業為主導,產城融合、環境宜人、配套完善、宜居宜業的現代新城。